公司概况 Group profile

陕西龙海新创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建筑物地基处理的专业化公司,是一家岩土工程新技术研究与推广的技术型企业。

公司现有职工750余人,组成十七个项目部,具有各类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112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9人,工程师46人。公司资金量雄厚,注册资金5000万元,184套各类大型桩基施工设备,其中B180型旋挖钻机2台,正(反)循环回转钻机8台,灰土挤密桩成孔设备12台,其中6台挤密成孔达20米以上,是西北地区独有的挤密桩成孔施工设备……

专利证书 certificate
六项桩基新技术 New technology
挤土夯扩混凝土大头桩技术

该技术采用内外双套管施工法,外管里有个内管,外管底端开口、内管底端封闭,外管比内管长15厘米。以柴油锤为动力将内外套管同时打入地下一定深度,抽出内管,向外管内投入一定量干硬性混凝土,再将内管放入外管中,用内管推出外管内干硬性混凝土,以此工艺重复多次,即可在桩端形成直径600~1000mm的扩大头。再将外管和内管同时夯击进入扩大头底部,抽出内管,向外管内安放钢筋笼至扩大头底部,灌注混凝土至桩顶,用内管压住混凝土表面,缓慢提升外管,最后用振动棒将桩顶以下3~5m密实,单桩施工完成。

在卵石层、砂层强风化岩中施工夯扩桩技术

该工艺是在“夯扩大头桩”专利设备的基础上,配合“外管增拔装置”及“在卵石层砂层中保证桩长的方法”两项专利技术基础上,使用底端配有复合片环刀的公司特制外管施工。

大厚度回填或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技术

该技术突破了沉管挤密设备成孔深度无法大于18米的现状,采用多节内外管组合装置,可在不改变原塔架基础上使沉管成孔的深度增加数倍,最深可达60米。使沉管挤密法和沉管灌注桩在大厚度回填和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得以实现。使用该装置在大厚度回填和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施工的平面组合式复合地基,可使桩间土密实度达到0.93,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550kpa。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大厚度回填场地地基与基础施工的难题,填补了业内的技术空白。

旋扩支盘灌注桩技术

该工法是在常规灌注桩施工的基础上,通过专用装置在桩身不同部位旋扩出一个或数个近似于圆锥盘状的扩大盘腔,经放入钢筋笼和灌注混凝土后,制成由桩身、承力盘和桩根共同承载的桩型。承力盘的位置根据地质土的性状而确定,施工承力盘可视、可控。承力盘上下面夹角为70°,盘直径为2.0~4.0倍桩径。盘腔体构造稳定且无沉渣,单桩承载力对桩根沉渣厚度要求显著降低。在桩身适当部位设置承力盘,将桩身的摩阻力用承力盘的端承力替代,在单位桩身长度内,承载力可提高30~60倍。

重锤内夯灌注桩技术

该工法由外管和内夯锤组成,外管底端设置一个厚度400mm铸钢封头板,外管侧壁上设置一个带铸钢底板的混凝土输送管,管径100mm。内夯锤采用6T~10T的圆柱体,置于外管孔内。内夯锤在重力作用下冲击外管底端,对地质土形成高能量冲击力,在土层实现挤密沉管成孔,孔径可为500~700mm。当沉管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边提升外管边输送混凝土。若设计有钢筋笼,则可用后插筋法安插。

采空区(空洞)治理新技术

该工法对于有地下采空区、溶洞等空洞场地,结合地面建(构)筑物特征及荷载要求,在空洞内施工混凝土圆形台体用以支撑空洞顶板,可有效解决并防止该类地形稳定性欠缺、承载力不足和塌陷的问题。首先,在空洞顶部钻孔,钻孔直径为150㎜-200㎜;测量空洞高度,吹扫孔底。其次,将设计制做好与台体几何尺寸一致的高强度无纺布袋作为模具送入孔内。通过钢管将混凝土输送至布袋内,在空洞内形成一个混凝土圆形承重台体。最后,通过钢管反复冲击布袋顶部混凝土,使台体与空洞顶板紧密结合,混凝台体上部直径可为800~2000mm。